东郊记忆中的小黄框装置
(资料图)
“请帮我和小黄框合个影。”在东郊记忆记忆长廊门外,前来观展的观众正排着队和“小黄框”合影,这是《国家地理》杂志的标志性图像。4月21日,国家地理经典影像大展成都站终于正式拉开序幕,这场此前在国内多个城市展出的经典影像展终于落地来到成都。
这是一场跨越130年的时空对话,从自然之美到人文科技,从细微之物到浩瀚宇宙,170幅精彩的摄影作品将引领我们感受镜头背后的故事与瞬间。
记者在现场看到,即便是周五,开展首日还是有不少市民陆续前来,一些是翘首以盼的杂志粉丝,一些是刚好在东郊记忆游览的游客,还有本身就是摄影师或爱好者。同时,由于展陈本身具备的环保主题和动物作品,可爱萌动的元素也吸引了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观展学习。
这些作品记录了许多世界“第一次”
首次设置华夏展区
国家地理经典影像展常设有探索发现、大地之美、奥妙生命、勇闯未知、全新视界、环保之声、《国家地理》的摄影记者们七大展区,每个展区都有各自领域极具代表性的作品,例如在探索发现的区域,摄影师们用手中的相机为全世界人民记录下了许多“第一次”和历史的记忆。
1927年,《国家地理》1月号上刊登了首张彩色水下摄影的照片,主人公是一条斑纹猪型鱼。1935年11月11日,热气球探险者2号在美国启航。26层楼高的巨大气球装满氦气,搭载两名飞行员,成功上升到2万多米的平流层,这个记录在此后的21年里没有人能打破。摄影师威尔斯用相机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。
《浅绿色眼眸的阿富汗少女》
而那张全球闻名的《浅绿色眼眸的阿富汗少女》也陈列其中,红色背景墙上挂着同样穿着红色衣服的阿富汗少女,成为许多观众走进展厅后必拍照打卡之地。这幅经典作品拍摄于1984年,被刊登在《国家地理》1985年6月号封面,当即惊艳全球。
值得注意的是,全新升级的国家地理经典影像展特别增设了关于中国的展区——巍巍华夏,让观众在一幅幅照片中发现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壮阔山河,体验中华泱泱大国千年文明。
孩子拿着小黄框拍照
在东郊记忆寻找“小黄框”
2023年的国家地理展虽然进行了全面升级,但其中仍保留了经典作品,它们大都是通过摄影师深入严寒酷暑之地,周游人文历史之所拍摄的。这些摄影师总是拥有比常人更细致的观察、过人的耐心,记录下难得一见的生命百态,最后再以极具震撼力的视角把世界展现出来。例如在“摄影记者们”的展区,可以看到诸如吉姆·布兰登伯格、克劳斯·尼克等《国家地理》的摄影师们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。
除此以外,这次展览还带来一幅用360度完整场景范围拍摄的照片,为观众提供了“沉浸式”的观展体验。
《国家地理》最经典的标志莫过于杂志封面黄色的框,人们一般称之为“小黄框”,在每一个国家地理的展览里,最不缺的就是拿着“小黄框”拍照打卡的观众,观众举着“小黄框”如同取景框一般,把自己喜爱的画面与人纳入其中,这甚至成为了观展的一种极具仪式感的行为。
观众们在参观
记者发现,除了记忆长廊展览现场,在东郊记忆中其他区域,也有不少“国家地理”的标志性小黄框模型。前来参观的粉丝告诉记者,将相机镜头放置在不同角度,能拍出不同的“国家地理式”小黄框大片,结合东郊记忆的工业艺术风,“很出片”。
据了解,本次成都站展出从4月21日展览至10月21日。开放时间为:周一至周四10点-21点,周五至周日9点-21点,每日20点30分停止入场,请观展的市民朋友注意规划时间。
标签: